廊,是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修建方式,有曲廊、空廊、复廊、环廊等,首要起着区分景区、构成多种多样空间改变、增加景深、引导最佳欣赏道路等效果。在北京园林中建有多处长廊,许多极富特征。
在天坛祈谷坛之东,有一条呈曲尺形,连缀祈谷坛东砖门、神厨院及宰牲亭的长廊,宽5米,长350米,共72间,俗称“七十二连房”。修建格式为连檐通脊,覆绿色琉璃瓦。之所以为72间,是与祈年殿巨细36根柱子相对应,标志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长廊初建时为75间,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制为72间,其最大的效果是祭祀时经过这儿将宰牲亭、神厨院、神库寄存的祭器、祭品送至祈谷坛,所以也俗称“供菜廊子”。
1937年,因天坛已非祭天之所,北平市文物收拾施行事务处遂将七十二连房辟为游廊,撤除栅窗槛墙,增加坐凳以供游人歇息。
颐和园长廊坐落万寿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构筑,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当年乾隆皇帝修建这座长廊是为了老太后“夏赏霁雨,冬观瑞雪”,以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从头制作。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心穿过排云门,两边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标志春夏秋冬四季。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以其精巧的修建、弯曲多变和极丰厚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它也是世界上最长和绘画最多的游廊,并以此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北海长廊坐落琼岛之上,呈半圆状,东接倚晴楼,西连分凉阁,中部为碧照楼,为上下两层结构,共60间,长约300米,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仿江苏镇江金山江天寺而建的观景廊。悉数为彩绘,外檐的彩画每一块图画都不相同,由工匠直接画在修建上,而内檐的天花板每块都是一模相同的团鹤图画。因为全体修建呈半圆状,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斑驳的彩带,将整个琼岛拦腰束起,造型极为美丽,成为园中最具特征的景象。
香山寺长廊坐落京西香山公园内,因依山萦回而建,也称环山廊,为香山寺后苑的游廊。
香山寺是清代乾隆年间在明“永安禅寺”旧址上扩建的,环山廊呈东西向,下起“视野宽”,上至“青霞寄逸楼”,南侧为上行,北侧为下行,各为46间,其全体斜度超越40度。由低到高,层层递进,使园林之美更具层次。因斜度较大,游人至此多要走走停停,方能攀到顶部。登至“青霞寄逸楼”上,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此俯视全寺面貌,景致尽收眼底。
中山公园长廊坐落该园的南部,以南门为界分东西两段。东段向东北弯曲延伸,能够通到“来今雨轩”。西段先向西,再向南北分做两股,一股往北通绘影楼,一股往南通水榭。回廊转机,宛如一条艳丽的彩带。
1924年初建时的长廊为186间。1931年续建水榭段后为231间。1971年对因工程撤除的长廊做全面康复,使其到达271间,中心垂花门7座。2007年发动长廊彩画修正工程,在其顶部以传统工艺方法制作了花鸟鱼虫、园林景象等彩画2231幅,构成一条五颜六色的画廊,那一幅幅斑驳的彩绘,艳丽无比,行走其间,令人恋恋不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