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红豆》2020年第6期|林超俊:阿秀姑娘(节选)

2024-01-13 20:51:32    发布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细

  说干就干,这就是文秀的风格。脱贫攻坚,产业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的重要支撑,选准选好一个产业,对于贫困村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文秀铁定了心要认真地去搏一搏!

  在拜访新化镇烟站龙站长之后,对种植烟叶文秀更有底气了。她回来和周昌战支书、班智华主任合计后,立即召集村干部、屯干部和烟农一起座谈种烟心得,商讨怎么样提高烟叶亩产量和烟叶品质的问题。

  由于种植烤烟是一个季节性强、收入“短平快”的产业,她随即下定决心,必须让其余9户贫困烟农尽快脱贫。通过组织22户烟农就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展开讨论,以扭转和改变烟农们过去在种烟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和方法,文秀积极鼓励烟农学技术、讲科学。

  她组织有经验的烟农为经验不足的烟农传经送宝;碰到烟草公司搞技术培养和训练,她总是驻足倾听;得知有的烟农因为技术不到位而影响烟叶质量时,她苦口婆心地叮嘱烟农要抓好每个技术环节,不松懈才能多收入。

  从此,她更加上心村里的烟叶,每次走访贫困烟农都鼓励他们用心种植,不但要脱贫还要奔小康。“许多病菌是人带入烟田的,那就做个警示牌竖在地头。”进入2019年烟叶管理期,文秀和新化镇烟站工作人员商量如何减少烟叶的病虫害。

  没多久,“进入烟区,严禁吸烟,严禁触摸烟叶”的警示牌就出现在百坭村的烟田里。

  烟农韦灵峰好奇地问:“文秀书记,你是学种烟专业的吧,你怎么这么懂行呀?”

  文秀被夸得脸都红了,她谦虚地说:“种烟专业?没有没有,我都是现学的,还请你这位老烟农多教教我啊!”

  烟农的思路开阔了!有信心了!一年一度的烟叶收购结束,文秀看到班智华主任统计出来的烟农收入情况,2018年9户贫困烟农中有8户脱贫,全村的贫困率也由22.88%下降到2.71%。周昌战支书和班智华主任都高兴得鼓起掌来!

  “这种烟收入真不错,我们得好好搞。”文秀看完统计表后说道。她细心地发现,同样是烟农的班龙排,收入却没有达标,还在未脱贫户行列。当天,文秀在驻村日记上这样写着:“今年,只剩最后一户贫困烟农班龙排还没脱贫,一定要全力帮他渡过难关!”

  贫困烟农班龙排是残疾人,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初中,家中还有一个老人,属于典型的因学致贫和因残致贫的双重贫困户。第二天,文秀在城里给孩子买到书包、文具和课外读物后,立即奔赴班龙排家中进行走访。

  文秀和班龙排家里人已经熟悉了,她看到老班腿脚不灵活,就主动拿扫把帮他打扫房间,然后又帮他收拾家里的桌椅板凳,屋里一下子就显得干净整洁多了。

  老班解释了种植的困难:“我不敢多种啊!本来家里的劳力就我这个残疾人,种烟是要干很多体力活的,我这腿脚不灵便种多了照顾不过来啊!”

  文秀说:“你家的情况我是了解的。你家里缺劳动力,我们村委会组织人力来帮你,也算上我一个;缺技术,我们请烟站派技术员来指导,让你提高产量,确保烟叶的质量,这样才有好收成。你说好不好?”

  老班感激地说:“这些困难你都能全帮我解决的话,那我就有信心多种几亩啦!”

  文秀高兴地说:“好啊!我给你算一笔数,按烟田亩产3000元来算,10亩烟田的总收入可达到3万元,这样就可以脱贫了!关键是你要有信心啊,我们支持你!”

  这之后,文秀说到做到,对他的帮扶也格外用心,隔三岔五就到他的烟田看看,或是到他家里和他拉家常,增强他种烟脱贫的信心。同时,她也鼓励老班的孩子好好读书,长大后报效国家。常常在班龙排去烟田忙碌时,文秀就带上慰问品,帮他照顾家里的老人。

  由于贫困烟农老班文化水平较低,文秀还主动当起了他的“烟草技术员”。她找来与烟叶生产相关的书籍进行钻研,向烟站工作人员、烟农询问技术问题,烟草花叶病、黑胫病、青枯病她都能分辨得出,防治药剂等她也都能说得出用法。

  文秀和村干部们商量,拟定了依托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支部主建、烟农互助的“党支部+合作社(互助组)+农户”的专业化运作模式组建互助组,更好地整合资源和方便互助,有力地帮助烟农渡过难关。

  2019年,班龙排在文秀的鼓励下,种了10亩烟,烟叶长势不错,当年马上顺利脱贫。班龙排含着眼泪说:“文秀书记待我们像家人一样,她心地善良、做事周全,是个好人,是负责任的好书记,她就是我的亲人!

  转眼进入烘烤季,班智华开始忙着采摘烟叶,装炉烘烤。这天上午,第一炉烟叶烘烤结束,他正准备装第二炉,突然接到文秀电话,让他去村委会填个表。听说他正忙着烤烟叶,文秀挂了电话马上赶到烟田帮忙。

  烤烟房就建在烟田地头边上。文秀走进热烘烘的烤房,看着刚刚打开炉门的炉子里挂满金灿灿的烟叶,她连声赞叹。了解到这一炉烟叶可以卖一两万元时,她掐着手指头盘算:要是一户烟农能种这么一两炉烟叶,脱贫就有希望了。

  烘烤是烟叶生产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烟农的生产状况,文秀自费买来些零食到烤烟房,和烟农边分零食边讨论降本增效的办法,探讨烤烟房温度、湿度变化控制,畅谈脱贫计划和烟叶收入。

  “这夹烟叶可有5.69斤重呢,这炉烟叶不错哦!”文秀边给一夹烟叶称重边高兴地说。

  烘烤烟叶,是要连续熬夜的。这晚,文秀又带着鸡翅膀、鸭腿来到烤烟房看望班龙排等农户。分着烧烤,文秀突然想起了一段历史往事:

  1930年12月,率领红七军攻占当时的绥宁县城寨市镇后在县城临时休整。第二天清晨,警卫员发现带来的几斤旱烟丢失了。虽然没说什么,但责任心强的警卫员马上到附近村子里打听哪里能找到烟。

  看到一位老大爷正蹲在屋门前吸烟时,警卫员连忙上前去问,但老大爷一言不发地退回屋里关上门。正当警卫员一筹莫展时,一个砍柴的小伙子走过来,见家门口站着的人正是把自己从监狱里救出来的红军,就主动上前打招呼。他得知警卫员是为首长找烟忙了一大阵子后,就告诉自己家里有十来斤烟叶,警卫员喜出望外。担柴的小伙子告诉老大爷后,老大爷赶紧从屋里拿出三四斤烟叶给警卫员,却硬是不收钱。

  知道这件事后,亲自去给这位老乡送钱。他说:“大爷,你对我们红军的一片心意我理解,但我们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有严格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老大爷感动地说:“首长,你这钱我可以收,但请你先答应我一个条件……请你收下我儿子当红军!”爽快地同意了。

  大家听得入迷,文秀感慨地说:“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决和贫穷作斗争!”

  文秀把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完全融入到农户中,百坭村的群众越来越钟爱这一个热情、能干的“学生娃”书记。

  百坭村贫困烟农韦峰灵,家里有3个孩子,其中两个在念大学,1个在念高中,这个经济负担在农村里算是非常重的,他家刚脱贫又进入了返贫行列。文秀入户调查时,了解到他家还不是贫困户,对照政策规定,像这样因供孩子上学而不能列为贫困户的家庭,应该得到应有的帮助。

  文秀下定决心,扶贫先扶智。于是她和村“两委”研究决定,把韦峰灵家及与韦峰灵家情况类似的黄瑞章、韦灵德3户家庭同时列为贫困户。如今这3户共培养出4位大学生。韦峰灵很争气,2018年种植烤烟12亩,当年就实现了脱贫。2019年,在文秀的鼓励下,他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亩,年种烟收入也从34661.17元增加到63390.38元,这大大缓解了他家的生活上的压力,也更加坚定其种植烟叶脱贫的决心。

  在百坭村一年多的时间里,文秀关切贫困农户的各项烟叶生产工作,在烟叶生长的田间地头了解烟叶长势。

  “今年前一段时间,由于暴雨造成山体滑坡,烟田水利不通,文秀书记顶着大太阳带着我们去维修设施,让烟田灌溉得到保障。文秀书记还计划今年年底要彻底维修好全部水利设施,谁能想到她就这么突然地走了……”韦峰灵边说边哽咽。

  贫困烟农班华纯,家里有3个读小学的孩子和1个老人,看到他家的情况,文秀说:“以后小孩上学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多攒点钱,就算现在暂时脱贫以后还会返贫的。种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您就租点地种点烟。”

  班华纯听从了文秀的建议,种了8亩烟,按照烟草技术人员的指导提高了产量,2018年当年实现脱贫。在文秀的启发下,他还利用自己搞建筑的手艺在空闲时间打零工,帮助老乡建房子、铺地板,如今他们家已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百坭村妇女主任韦玉行,是已经脱贫的烟农,也是经常和文秀一起走村串户的村干部。她们经常到烟田中参与烟叶大田管理,到烤烟房旁指导烟叶烘烤,到烟农家中帮助烟农分级、保管烟草。

  韦玉行回忆说,她们有时下午四五点走访群众,晚上九十点才能返回村委。当晚文秀还要写总结,很晚才得休息,有时候晚上十点多了还跑到烤烟房中和烟农交流。即便生病了,她也从未落下过工作。“我总劝她多休息一点,她却说,‘我接受了党的任务,就要和时间赛跑,群众脱贫了我再好好休息,这样心里才踏实安稳。’……”

  烟田需要灌溉,用传统的肩挑手提来淋烟田,非常费力,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耽误宝贵的农时,延误烟叶的生长,所以文秀也把烟田用水灌溉列入了急办的事项,也争取到了县有关部门和镇烟站龙站长的支持。

  她和村“两委”制订了5项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涉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有3项。她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工作规划:百果屯和百爱屯“那红”水利工程全长600米,费用9万元;百布水利维修20米,费用1万元;百果、百坭水利维修20米,费用1.14万元……“屯里的路通到二级路,石头堆成的坝体修成固定坝,为了尽快推进项目,她找我商量了好几次。”百坭屯烟农班华纯说。

  文秀和村干部带领烟农努力打造百坭烟叶“小而亮”的发展优势,通过以党建为引领,合作社为平台,建设“烟叶教学实践基地”“优质烟叶”,推动烟叶生产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发“烟叶+非烟”种植模式,创建“特色优质水稻”“食用菌”等农业品牌,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文秀感觉到,当初将烤烟产业作为烟农增收、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把发展烤烟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这个决定真的对了!

  在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各方的支持下,文秀和村干部们酝酿了一个新规划:一是在百坭村4个屯连片种植220亩烤烟,户均种植培养面积15亩以上,收购上等烟比例63%以上,亩产值3500元以上,户均收入5.5万元以上。目标是努力打造新化镇百坭村“小而亮”的发展名片。二是在百坭屯搭建15个育苗中棚育烟苗。育苗结束后,中棚有9个月闲置期,由合作社充分对15个闲置育苗中棚开展综合利用,利用5个闲置中棚种植蔬菜,每个棚创产值4000元;种植火参果5个棚,每个棚创产值4000元;种植哈密瓜5个棚,每个棚创产值2000元。

  看到百坭村的脱贫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文秀和村民们一样,心里甜滋滋的!她坚信,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的振兴,一定能让百坭村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至今,百坭村那些脱贫的烟农还把文秀的工作照挂在家里的墙上。她温暖的笑容,连同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奋勇担当、奉献自我的精神,深深嵌入百坭百姓的心里。

  乐业地处广西的西北角,是百色市海拔最高的县份,有 “小东北”之称,冬天来得早,秋风扫过后,就有冬天的寒意了。但种植蜜橘的山上果园里,果农们干得热火朝天。

  秋天的一个黄昏,我专程来到那用屯,找到文秀其中的一个帮扶户——班统茂家里,这就是文秀“三顾班庐”的地方。

  刚从果园回到家的班统茂,有点疲惫,可说起文秀,他立即来了精神,尽管很多记者都来采访过,但是他还是很耐心地继续讲述,他回忆说:“文秀书记到我屯入户调查后,她最担心的就是我们果农的运输问题,因为这里都是山地,地势偏高,到处都是沙石路,一下大雨路就被冲垮。后来她让我们屯申请了1.8公里的通屯硬化项目,新建4个蓄水池,组织力量统一管护,不到一年时间解决了从产到销的各种问题。

  “2017年自家40亩果园收了6000斤左右,通过科学管理,2018年产量翻了两三倍。丰收以后,全村销售旺季时,黄文秀带着几个客商住在几户果农家里,解决了50万斤果子的销售难题。她说到做到,我佩服她了!”

  一沓厚厚的“工作实绩报告表”,记录了2018年5月她在百坭村开展工作的情况。在“下个月工作打算”一栏中,她写道:“在对全村基本情况做一个初步掌握之后,重点推进产业园的建设和致富带头人的工作。”

  文秀和村委们商量请有一定经验的果农班统茂“出山”,提议村民班统茂作为村里的五个致富带头人之一。

  这位憨厚的中年农民,话不多,但说起文秀,眼里满含感激。他说:“我一开始有点不相信的,文秀书记这个小姑娘,因为她太年轻,像个学生小娃娃,和我女儿差不多的,北京毕业的研究生,我觉得她可能写写论文、动动嘴巴可以,但真的就能有办法帮我们脱贫致富?”

  班统茂第二次见到这位年轻的到来,心里有了敬佩,他也实话实说了自己的担心:“我刚刚脱贫,还不是致富带头人,这个名声我还当不起啊!再说我又没什么种植技术,怕带不好大家,干不好,就拖累大家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经过两次上门造访,文秀觉得班统茂勤劳、肯干,而且很有集体荣誉感,这点非常难得,更认定他是最合适人选了,文秀于是又第三次登门。

  有村干说通知他来村部不就行了吗?何必走这么远的山路去?文秀还是坚持登门去做工作,这样会更有效果。

  然而这次出门不利,恰好遇上大雨,走了十几公里的山路。当文秀一身泥水地来到班统茂面前时,这位实诚的壮家汉子眼睛湿润了!

  “班大哥,你只要认真种好你家的果,再领着屯里的果农扩大种植培养面积,你所担心的问题,由我来解决!”

  后来,文秀说到做到,她主动联系专程把农业技术员带到了他们的果园里,手把手地教会了班统茂和村民们如何去把果子种好管好,待到果子成熟后,文秀又积极联系销路,帮大伙找外地销售商。

  班统茂不负众望,2017年,百坭村全村果园的产量只有6万多斤,2018年产量增加到50多万斤,收入比前一年翻了好几倍!

  靠着这一片果园,他盖起了楼房,摘了“贫困帽”,同时还带动了屯里其他农户种植砂糖橘,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他起到了致富能手的带头人作用。

  村里群众这回更佩服了,文秀这么会看人,她用对了人!文秀“三顾班庐”的故事,从此传开了。

  班统茂说,村里的砂糖橘种了4年,缺乏管护,没有结果的迹象,村里很多人失去了耐心,抛下果树出去打工,产业处于失败的边缘。黄文秀天天跑到县里、市里,请技术人员下村指导。今年春节,砂糖橘迎来丰收。

  提起黄文秀,这位皮肤黝黑、身体壮实的汉子突然掉下眼泪。“我实在不想提起她,但是我又很想她。她选择我做致富带头人是对我的信任,我想对她说,我必然不会让你失望,我肯定认真地带好大家,让你放心。”

  文秀牺牲后,班统茂一家非常怀念她,“今年刚开始采摘,已经预定出去10万斤了。”班统茂感慨,“如今文秀书记不在了,多想让她尝尝自家种的砂糖橘。”

  国庆前夕,他受邀到北京做电视访谈节目,讲到怀念文秀时,他很激动,一激动,本来普通话就很“夹壮”的他,对着摄像机更慌张,一遍遍地没录好。到了夜里,他趁彻夜难眠,提起笔来写了一封信给文秀,表达自己的缅怀和感激之情。后来录制节目就是读的这封信。

  随后,他从卧室拿出一张他写的亲笔信给我看。他一边看,一边读,声音哽咽着,后来泣不成声。信是这样写的——

  距离你离开我们已有131天了。最开始听到你遇难的消息,我们都不太敢相信,明明前几天还见面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自从你离开了我们,我们每天都在悲伤中度过。

  曾经,你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更是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然而,正当花开结果之际,你却无声无息地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们知道你有太多太多的不舍和牵挂。今天我借此机会告诉在另一个世界的你:文秀书记请你放心,你未走完的长征路有人为你接过接力棒,你所许下的诺言,如今有政府来帮你兑现和完成。

  在你的鼓励和帮助下,今年我们村的砂糖橘又有了很好的收成,再过两个月就可以采收,但是此时此刻,我们说什么也高兴不起来。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绝不辜负你对我们的期望,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

  这是一封发往天堂的信,一个曾经的贫困户,一个朴实的农民,用他的真情实感,用他的肺腑之言,诉说着他对文秀的感激和缅怀。

  2020年元旦前夕,我又来到百坭村新修通的通屯路旁,这里果林遍山,金黄的砂糖橘挂满了枝头,呈现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和班统茂一样,脱贫户韦胜峰一早便开始在自家砂糖橘林里忙碌,收购橘子的车停在路边等候。韦胜峰说:“路好了,农产品更加好卖,价格也高了。”新近销售的砂糖橘、蔬菜已经给老韦带来六七万元的收入。

  水果收购商刘美宽开着大货车从贵州赶来,每天在百坭村收购2万多斤砂糖橘。“这里空气好,土质好,果子甜,我们愿意来收购。现在路通了,比原来省了不少时间,更方便了!”

  2020年春节前,我用电话连线了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这个与文秀并肩作战的战友给我介绍说,2019年村里油茶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都增加了。全村约有5000亩油茶,投产面积已达2000多亩,还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户均增收1万多元。

  产业有了规模,村民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加工和销路。在由文秀帮扶建起的榨油坊里,村民可免费榨油。榨油坊负责人罗向诚参与收购油茶加工后剩下的茶枯,并负责拓宽村里茶籽、茶油销路。从贫困户到产业致富带头人,罗向诚对文秀充满感激。

  文秀书记多次来他家,一来就是帮忙扫地、干活。韦乃情不识字,他的孙子要上户口以及他要报销到市里看病的费用,都是文秀跑前跑后帮忙弄的。更为难得的是,他家后山的果林结的枇杷果,以前都是烂在地里,2019年文秀帮忙找销路,他家的枇杷卖了2000多元。

  种植户老梁今年68岁了,他家中的油茶就是文秀书记帮助规划的。今年老梁卖了几批茶籽,光这一项收入就进账2万多元。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到村里榨油坊排队榨油,留着过年自己食用。闻着榨油机飘出的山茶油香,他说着说着,就想起了文秀书记:“我们家这一年的好收成,是离不开文秀书记的!之前,家里穷,不好意思请文秀书记吃饭,现在我们家脱贫了,想请她吃个饭,她却不在了……”

  “去家里坐坐吧!”56岁的村民黄秋红得知我们为文秀书记而来,发出邀请,“她走了以后,我们天天想她。”我们随黄秋红去往家里的路上,她一路盯着脚下,不肯抬头。她的眼睛长了瘤子,不久前去做了手术,花了两万多元。“文秀书记多次动员我和老伴儿办理医疗保险。这次手术花的钱大部分都能报销。她还指导我们种植砂糖橘,现在只要家里有地的都种上了,我家种了十多亩。茶叶也种了十多亩,光这个我家一年能收四五千元呢!”说话间,黄秋红下意识地瞅了瞅窗外,“她给我们屯里修了路灯。每次灯亮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她。”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看到百坭村向好的发展势头,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村民有了新打算。

  “今年我计划再扩种些砂糖橘,争取早点搬进新家。”在离村委10公里左右的那洋屯,脱贫户班龙春站在尚未完工的2层楼房门前谋划道。如今,新路直通屯口,屯里有近20户购置了小汽车。

  2020年春节,在辞旧迎新之际,村民们买来灯笼装饰,扮靓村里的文化广场,好好庆贺脱贫致富的好生活。握过的手、夜路的灯、漂亮的房子、红火的产业……它们无言,它们有情,它们见证着文秀在百坭村艰苦奋斗的足迹——是的,在村民们的心里,文秀从未离开。

  文秀书记,你日夜牵挂的老百姓,他们在你心上,你在他们心里,永远!正如班统茂写给文秀的信中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

  百坭村支书周昌战清晰地记得,文秀牺牲前3天,在下村入户的路上,文秀还跟他认真地说:“再加把劲,我们全村今年底就脱贫了!”

  她悄悄地自己掏钱跟酿酒的村民订了一坛农家自酿酒,打算到时候拿来当庆功酒。如今这坛酒,用红布包好,静静地躺在村委的一个角落里,仿佛在等待它的主人来打开……

  百坭村的村民们一直有这个心愿,他们表示:“等我们村都脱贫了,我们还用这坛酒来庆功,以告慰黄文秀的在天之灵。”

  文秀继任者、杨杰兴说:“我们会沿着文秀书记带领的路,埋头苦干,百坭村会实现全面脱贫!”

  百坭村,这个幽静的小村,依山傍水。这个被列为预脱贫村的深度贫困村,不论时光如何流逝,村民永远铭记这个“百坭村的女儿”——黄文秀。

  在百坭村人心中,文秀是一盏明灯,照亮全村人的扶贫之路,“文秀精神”如同明亮的火把,照耀着奔赴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人们,并砥砺着人们奋力前行。

  林超俊,壮族,剧作家、导演,三十年来公务之余坚持主旋律创作,创作的诗歌、纪实文学、影视与戏剧舞台等作品,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骏马奖等国内外大奖三十多项。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确定为“广西第一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现任广西文联秘书长、 广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