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展观察|以现实主义塑造民族史诗——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观察

2024-10-25 13:45:53    发布者: 凉亭/花架案例


  7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2673件雕塑作品,经过评选,343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40件。本届雕塑作品展充分反映了中国雕塑艺术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和整体风貌,呈现了当代中国雕塑家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展出作品题材丰富、兼收并蓄、风格多样,表现了乡村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等时代新貌新象,塑造了公共记忆,体现了社会意识和人民心声,彰显出历史性、时代性、人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一是“塑人”。雕塑艺术家们为众人立言立像,生动地表现出当代雕塑创作的核心命题——人民的形象。雕塑家们广泛地讴歌不同历史时期所有的领域的革命者、建设者、劳动者、奉献者,为经典人物造型造像,昭示奋发昂扬的时代精神。雕塑家们也敏锐地察觉到当下时代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生活理想,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刻画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和新时代人的精神肖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生活变迁。

  二是“塑史”。雕塑家通过对人物、场景的塑造反映社会历史。通过刻画众多人物的大型群雕,反映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建设、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展现党带领人民迈步进入新时代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尤其是通过表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静态的造型中进行历史的叙事,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大时代的变革和历史的脉动,生动揭示了中国艺术史、革命史、社会发展史的重要脉络,也是对革命历史奋斗历程的讴歌、对时代社会大命题的回应、对历史背景和文化脉搏的把握。

  三是“塑风”。跟着社会发展,媒介、材料的选择不断扩展,雕塑形式风格涌现出许多新特征,形成多种材料、多种介质、多种语言、多种视角、多种面貌的多元之风。同时,雕塑家饱含热情,把新时代人民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表现新时代中国人民真实生活的生命之风。

  当代雕塑家,尤其是中青年雕塑家,积极吸收国际雕塑的公共艺术经验,注重把中国传统雕塑尽可能地与当代的感受和表达结合起来,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雕塑既存续代代传承的特色衣钵,又凝成生生不息的时代新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将观众的视野带向更加丰富多样的审美空间。

  1928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成立,在留法雕塑家李金发、刘开渠的带领下建立了完整的法式教学体系,开始把西方的现实主义雕塑方法和观念带入中国,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先河。1949年之后,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雕塑方法、观念和体系也融入了中国现代雕塑的教育体系中,共同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主义基调。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到中国历史展览馆前的五组主题雕塑,中国雕塑家始终遵循现实主义传统,塑造国家记忆、记录民族史诗。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当代性探索也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马锋辉表示,五年来,中国在社会、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为雕塑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五年来,雕塑家们创作了大量体现新时代精神气象的优秀作品,塑造并凝固了公共记忆、社会意识和人民心声。本次展览中诸多现实题材的主题性创作让我们感受到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生活变迁,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足迹和辉煌成就。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面对艺术观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实主义传统在当代如何与时俱进也成为雕塑家面临的新课题。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世名认为,现实主义对我们今天创作具象雕塑是最熟悉、最现成的选择。在当今的时代语境下,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现实主义呢?不是玩世的现实主义、不是批判的现实主义,而是史诗般的现实主义,或者称之为“普罗米修斯的现实主义”。它在个人非常深刻的精神自觉中才能建立起来,是非常生动的日常的鲜活的那些部分。这种“普罗米修斯的现实主义”在这一次展览中看到的还不够多,还需要雕塑家们继续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谈道,本次展览现实主义题材比较多,尤其是人物肖像类作品。对现实主义人物肖像的创作来说,对人物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特别的重要,只有尊重艺术规律、善用观察方法,深度挖掘人物内心复杂情感,才能打动观众。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认为,这次展览从总的来看是一次对造型本体力量的回归,艺术家们普遍更加关注造型的本体语言,在形式感和抽象题材,包括材料语言的作品上还要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在手法、题材,包括色彩上有趋同性的倾向。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奇瑞表示,本次展览呈现出一些方面的突破,比如更多色彩的使用,场景化的、生活题材的作品居多等,这是一个寻求转化、突破的表现。从此次展览中能够准确的看出,现实主义是活化的、与时俱进的,在今天呈现出开放性和多元性。在新时代,中国雕塑家应重新审视关于现实主义历史的学术问题,深入思考现实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内涵,探索新时代现实主义雕塑的发展路径。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认为,本届雕塑展体现出满满的东方情怀。他谈道:“参展雕塑家们始终心怀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他们有的吸收了中国造像的传统,在混一的造型中体现东方风神;有的深入民间大地,汲取和转化中国戏剧和地方生活的精魂……在他们的作品中,东方不仅是一个符号,还是一种与生命的源头相应和的自信与坚守。这种自信与坚守深入到塑者以情塑形、以线抒情的塑造中。”

  对中国雕塑家来说,在不断寻求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探索中国雕塑的民族化之路,寻求自身主体性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表示,此次展览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国雕塑民族化的几个面向:一是文人化、写意化的面向,尤其是注重对中国古典人物和世界的表达。二是民俗化、生活化的面向,这一点体现为本届展览中场景、色彩的丰富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会带来对一些材料的理解和思考的改变。

  在学院派雕塑家回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同时,传统民间工艺雕塑家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我们来关注。浙江省文联创作研究处处长郑斯奇在工作中了解到,今天的传统民间工艺雕塑家希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也在积极向学院派学习,结果出现了在民间工艺领域的评审中被视为不够传统,而在全国美展这样的场域又被认为在专业上基本功不够扎实,他们迅速在初步尝试中败下阵来,又回到传统中去。郑斯奇认为,此次雕塑展在传统的题材上也有很多当代性的构思,能为传统民间工艺雕塑家带来创作上的启发。

  回望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看到了雕塑艺术语言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吴为山表示:“这些艺术语言的变化既是时代造就的,也是社会各种文化因素碰撞交融的结果。雕塑作品无论是表现真实的生活,还是表现历史题材,都体现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艺术正在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人物和作品出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相信这个伟大的时代一定会产生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民族之魂”。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A股3.45万亿成交额创新高 !数百万新开户股民明起可“入场” 这些投资策略值得关注

  今夜,一波减持预告来了!最多的减持6300万股,还有股东“七四折甩卖”,格力电器也要卖1242万股

  F-16拦截图-95时,苏-35从F-16机头左侧飞掠,美军惊呼“不专业”

  中科院院士支持孙凝晖院士的意见,中国芯片的发展,不能只靠华为封闭式的垄断模式,需要其他开放式的企业


上一篇:原世博会法国馆变身文明新地标106件罗丹雕塑真迹在沪展出《思想者》初稿初次露脸我国

下一篇:罗丹雕塑著作《思想者》初稿初次脱离法国来华展出